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洗衣 >> 洗衣前景 >> 正文 >> 正文

悲情15年LG走了,中国手机市场还在

来源:洗衣 时间:2023/5/17

手机业务退出中国了。

年2月2日,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登门造访,一名LG北京办事处的代表如是说,并带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坦诚。不过,LG手机退出中国这件事本身,确乎在雷锋网的事先观察和预料之中,只是一直缺少官方的声音来确认此事。

如今尘埃落定,却让人忍不住回顾LG在中国手机市场的来来去去,并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借力CDMA大潮入华

算起来,这家来自韩国的世界巨头级企业,也已经入华近25年了。

年10月,跟随外企纷纷入华的潮流,LG电子(惠州)有限公司在广东正式成立,正式拉开了LG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序幕。初入中国,LG电子的这家公司负责生产的是音响及CD-ROM;而在后来七八年间,LG电子设立了更多的中国分公司,生产的产品也包括DVD、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各类家电设备。

不过,LG真正开始涉足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是在年前后。

年的中国移动通信业,仍然处于基础发展阶段。那时候,来自欧洲的GSM已经在中国得到茁壮成长,而来自美国的CDMA则在年10月确定由中国联通接手建设,并在年1月8日开通试运营。

LG早在年就在韩国推出首个CDMA商用系统,可以说是CDMA走向全球商业化的关键角色;因此当中国的CDMA开始起步时,LG没有理由不进入这个市场。年12月,LG电子与浪潮合资(基于政策限制)在烟台成立了浪潮LG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生产CDMA手机。而通过这一合作,LG也实现了其CDMA手机在产、供、销各个环节实现中国本土化。

年4月,LG与浪潮合作推出了一款机卡分离的CDMA手机,型号为浪潮CU;从命名上看,一开始LG还无法使用自己的品牌。不过到年5月,LG正式得到授权,可以在中国市场销售标有LGlogo的CDMA手机。

在接下来的1年多时间里,LG陆续推出了CU、CU、CU、CU、CU等CDMA手机,而伴随这些新机型的,是CDMA向CDMA1X的转变,后者是2G向3G转变的一环,也是CDMA手机开始多媒体化的标志。

年第一季度,LG对外宣布其在中国市场的CDMA手机销量达到60万台,占据中国市场的13%,并号称。不过坦率地说,当时的中国手机市场,CDMA在体量上根本无法与GSM相抗衡,60万台在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其实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

对此,LG其实也心知肚明。因此在一边为自家的CDMA业务虚张声势的同时,也悄悄发力GSM市场。于是在年3月,LG电子又与浪潮合作,在青岛成立乐金浪潮数字通信有限公司,主要生产GSM手机。

可惜,在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巨头以及众多国产手机厂商的围攻之下,LG没有能够在中国GSM手机市场脱颖而出;在接下来两三年的中国手机销量排行榜上,虽然LG依然位居CDMA三甲,但在总体销量排名上依然位于前十名之外。

凭借“巧克力”的东风名列世界第三

年的一二月份,北京依然处于一片寒冬之中,但在长安街两旁的公交站旁和地铁站里,却铺天盖地地出现了一系列以“巧克力”为主题的平面广告,而且广告投放方还不是一家巧克力公司。

没错,这波广告正是由韩国手机厂商LG投放的。

实际上,“巧克力”是韩国在年末打造出的一款手机的主题,其主要着力点是外观时尚轻薄,设计语言的简约和优雅,力图“建立消费者亲密感”。这款手机在诞生后不久,就获得了包括德国iF在内的多个设计奖项。

在宣传方面,LG还邀请了韩国的一对俊男美女——玄彬和金泰熙——来为“巧克力”代言,并在广告和网络宣传中为两人设计了一个若即若离的爱情故事;当然在价格方面,则走的是高端路线,定价在元以上。

年11月,“巧克力”在韩国上市,一片火热;到了年2月,已经占据韩国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LG已经开始为“巧克力”制定国际战略,并确定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的第一站。

年4月13日,在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造势之后,LG“巧克力”手机正式在中国首发。LG电子全球CEO金双秀表示:

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也是实现LG消费电子全球三甲(GlobalTop3)目标志在必得的关键市场,因此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中国作为手机国际市场的首发站!

在随后的一年中,LG又在第一款黑色“巧克力”手机的基础之上,又玩起了配色,陆续推出了白色、粉红色和金色版的“巧克力”手机;而由金泰熙和玄彬代言的电视广告语“IChocolateYou”也风靡于大街小巷,成为一时风尚。一年内,“巧克力”手机在中国销量达到了60万台,占据LG当年在华手机销量的20%,销售额占比40%。

坦率地讲,60万台的销量对于LG来说并不是一个值得炫耀的成绩;但是作为一款售价不菲的非智能机,在当时中国消费者对手机价格普遍敏感的情况下,销量能够达到60万,也是非常难得的。在销量之外,它也为LG在中国手机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打开了知名度,甚至在中国手机市场中引发了一阵“巧克力”的时尚风潮。

更重要的是,LG在“巧克力”手机中所采用的种种策略,比如产品外观主打年轻时尚、用高颜值明星代言、大力投放广告等,在某种程度上被从MP3、MP4等影音设备转战手机市场的OPPO所继承,并在智能手机时代顺势蔓延到vivo身上。

在“巧克力”之后,LG又以“Shine(闪耀)”为主题推出了新一代手机,也同样为业界所瞩目。到了年2月,LG宣布在年的手机销量达到了1.亿部,超越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位列诺基亚和三星之后,排名世界第三。

至此,LG此前在“巧克力”手机中国发布会上所说的GlobalTop3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3G时代的纠结和无奈

就在LG成为世界第三大手机厂商的那一年,手机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已经消无声息地开始了。站在今天的眼光来看,以触控交互和移动为特点的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那时候的LG似乎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差不多那时候,中国的3G也起来了。

中国的3G时代,也是智能手机快速取代功能手机的时代,而且在当时的背景下,手机销售渠道严重依赖于三大运营商,连诺基亚、三星等巨头都难以避免,LG更是不能例外。年,伴随着中国3G的发展步伐,LG也开始与中国三大运营商合作研发3G智能手机;为此,LG甚至在中国成立了本土的研发团队。

但在这个至关重要的节骨眼上,LG犯了两个重大错误。

一个是在智能手机的转型中不够果断。年,LG推出了40款新品,其中只有数款智能手机,在市面卖的大多数机型还是功能机,而且在定位上偏于低端。直到年,LG还打算在中国推出50款到60款新品,其中60%都是功能机。

另一个是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选择方面,LG失误频频。LG在年主要采用了微软的WindowsMobile6.5和中国移动主导的OMS,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年第三季度。尤其是中国移动主导的OMS,LG为了迎合中国移动在3G时代主导手机市场的野心,对OMS大力支持,推出了数款OPhone机型,但整体表现可以用顾此失彼来形容。

到了年下半年,OMS已经名存实亡,中国移动的OPhone战略已经溃败,而LG作为OMS的主要支持者,也成为了牺牲品;更重要的是,LG也因此也错失了中国3G智能手机市场的黄金发展机遇期。

至于WindowsMobile系统,LG更是到年之后才彻底甩掉。

年第三季度,LG终于推出首款Android手机OptimusOne,在韩国颇受欢迎。12月,LG旗下Android2.2智能手机P登陆中国市场;然而1个月之后,年1月,LG手机中国业务负责人任伟光却因为业绩下滑并在中国市场持续亏损等原因去职。

从年9月开始,LG中国手机业务部门爆出消息,手机研发中心的员工被大量辞退或转岗,LG位于北京、青岛和烟台的手机研发中心被合并至烟台。究其原因,主要是LG虽然依然名列全球手机市场第三,但功能手机利润低下,智能手机又不给力,由此而导致连续5个季度出现亏损。

随后,LG也有几款机型登陆中国,比如说在年LGOptimusBlack、Sol、L7、3DMax等,虽然也不乏亮点,但遗憾的是这些机型并没有在千帆相竞的中国智能手机海洋中掀起多大的波澜。

到了年下半年,LG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线近乎枯竭,它在其他国家推出的机型也不再登陆中国,各个渠道也都在卖老机型;到了国庆节之后,不少LG的下级经销商开始赔本甩卖或退货。接着到了11月底,LG手机业务在全国的26个办事处陆续有员工接到离职通知。

至此,LG在中国手机市场溃败不堪。

到了年第二季度,LG手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一方面LG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三位,另一方面LG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存在感几乎为零。

可以说,从年下半年起到年年中,LG对于中国市场的态度基本上处于放任状态。

卷土重来,却又无力回天

当然,放任不等于放弃。

中国毕竟是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LG虽然在3G智能手机的发展中接连失利,但也不甘彻底放手。而4GLTE的到来,也让LG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新机会。

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面,韩国一直赶在世界的前头,4G也是如此。身为韩国手机厂商的LG,也在4G技术方面有着一定的积累,并且早在年就已经推出了数款4GLTE手机。因此在年下半年,伴随着中国4G牌照即将发放的契机,LG决定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年8月,LG在纽约发布了年度旗舰机型LGG2;一个月之后的9月23日,LG宣布G2将登陆中国市场,并将在电商平台京东独家发售。LG方面也放出豪言称,将凭借4G手机重新夺回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此次重回中国市场,LG主要采取了两个策略:一是主打高端智能手机,G2的价格也定位在元;另外一个是为了避免自建渠道可能带来的亏损,LG改变了以往的线下销售模式,将重心放在电商渠道上。

然而到了年年底,工信部才向中国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4G牌照,其中最为积极者是中国移动,而电信和联通都迫切期待的FDD牌照却没有发放。在这种情况下,G2的销量并不如LG预想的那样受到欢迎。

年8月,LGG3在李敏镐的代言下入华,依然选择京东为独家销售渠道。然而,在采访环节,LG电子总裁慎文范在面对众多记者时表示,已经入华将近1年的G2在中国市场的初期销量仅为6万台。

这个数字,许多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可能只需要几分钟的抢购就能够完成。

在G2和G3之间,LG旗下的曲面屏手机GFlex也来到了中国市场,但美元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G3的价格定在元,在发售初期还采用了返券元的方式来刺激销量,最终G3比G2的销售表现好了很多。

不过,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的情况下,LG无力回天。

年,LG在中国市场的策略由从单一旗舰变为双旗舰,上半年为G4,下半年为V10。到了年,LG又试图通过模块化的G5来吸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但显然,这种看似创新实则折腾的模块化设计并没有奏效。

到了年下半年,LGV10的继承者LGV20没有登陆中国市场;站在今天的角度回望,LG决定退出中国手机市场这件事儿,实际上从LGV20开始就已经表露出这种迹象了。这与年下半年的情况何其相似。

年上半年,LG的年度旗舰G6在MWC上亮相之后,也再没有再登陆中国市场。雷锋网了解到,在当时的LG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