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没有获得定价权的“伪龙头”70倍的市盈率,市场对蓝月亮的“厚爱”或许有些非理性。
《投资者网》郭晓
12月16日,洗衣液第一股蓝月亮荣登港交所,当天开盘涨至16.5港元/股,较发行价13.16港元/股大涨25%。当日收盘时,股价回落到14.88港元/股,当日市值超亿港元,较发行价对应市值溢价13%。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受益最大的是蓝月亮的创始人家族——罗秋平、潘东夫妇,二者合计持有蓝月亮88.92%,持股市值超亿港元;其次是高瓴资本,作为蓝月亮基石投资者,高瓴资本于年投资蓝月亮的万美元(第二年又追加万美元),按当前10%的持股比例计算,持股市值达85亿港元,十年收益超20倍。
但须注意的是,如此巨额的纸面财富缔造,并非主要来自蓝月亮的盈利规模,而是资本对其高昂的估值水平。上市三个交易日的蓝月亮,平均滚动市盈率高达70倍,而日化龙头的宝洁(PG.US)为26倍、联合利华(UL.US)为23倍;在国内上市,被视为日化成长股的中顺洁柔(.SZ)仅有33倍、另外一家主营卫生巾的日化百亚股份(.SZ),近两年的净利润年均增速近40%,市盈率也只是55倍。
蓝月亮未来的盈利潜力,包括盈利的提升空间及营收的扩大规模能否消化掉当前的高估值水平,是当前投资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