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相继发布三季报数据。从三季报看,三家企业业绩均可圈可点。业绩的背后离不开企业的研发投入,据公开的信息显示,年美的研发投入98亿元,格力电器72亿元,海尔智家则是54亿元。
从公开的数据看,三家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同,这一方面与三家企业的业务结构有关,譬如,格力主要是空调,能够投入72亿就充分反映了其科技的重视;另一方面三家企业的科技战略也不同,所以,研发投入也会有差异,譬如,海尔智家建立的是开放的研发体系,能够高效率地完成与全球资源的对接,因此获取研发资源的成本也更低。
既然三家企业都是大投入,那么就要有大产出。今天,我们就以业务结构相似的美的集团与海尔智家为例,看看他们的研发投入产出情况,了解两家最优秀企业的科技实力,以及研发战略、体系的不同。
研发产出大:两家都是行业的优秀代表
下面,我们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专利数量、质量、获奖情况,以及标准领域这五个主要方面看看这两家优秀企业的科技实力。
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代表着国内新技术的最高荣誉,从获奖情况看,两家企业均很优秀。海尔智家从年至年一共获得15枚奖项,美的总计获得1枚。
二、专利数量。在全球累计专利申请数量上,美的目前累计已突破10万件,海尔智家累计超过4.8万件,可以看出,美的集团巨大的研发投入,在专利数量取得绝对优势。
三、专利质量。评价专利质量高低,有一个最关键的指标——企业累计发明专利占比。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海尔全球累计专利申请4.8万余项,发明专利占比超过60%;美的累计发明专利数并未公开,但从单年度数据来看,美的申请专利件,发明专利件占比38.30%。
四、专利获奖。前不久,刚刚公布的中国专利金奖的获奖名单,这是国家层面对企业专利评价的最高标准。其中,美的总计获得6枚金奖、海尔智家是9枚。
五、最后从标准领域看。据公开数据显示,美的从15年至17年的3年时间里,主导和参与制订5项国际标准和项国家/行业标准;海尔智家则参与了60项国际标准制修订,累计提出98项国际标准制修订提案,累计主导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
与美的集团年98亿元的研发投入比,海尔智家只有54亿元,但从产出看,海尔智家却并不逊色。
除了研发投入54亿,海尔智家还有庞大的“隐形投入”。
海尔智家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目前研发投入也进入稳定期。不过,海尔智家还有一块研发投入没有被拆分出来,那就是海外品牌并购过程中,一举拥有的专利技术。从年并购日本三洋开始,海尔智家先后并购了新西兰斐雪派克、美国通用家电、意大利Candy,在这些并购中,就包括了每一个企业的专利技术,也就是这些企业多年的研发成果一下子就成海尔智家的了。(详见下图)
虽然无法拆分出上述专利技术的投入的费用,但可以判断肯定是一笔不菲的投入。因此,对比下来发现,海尔智家的研发投入不仅不少,反而是很高的。
美的集团从年转型科技集团后,开始在研发上投入巨资,这还需要有一个产出过程,要过一段时间后,其研发成果会逐渐体现与放大,所以可以预判美的集团将来前景可期。而海尔智家的研发实力提高,一方面是自主研发与开放整合,另一方面是在品牌并购中一下子积累多项专利技术,所以,整体科技实力处于领先地位。
在研发网络布局上,两家企业的战略也不同。美的集团近几年在全球先后建有28个研发中心,如此大的布局反映了其科技转型的决心。海尔智家则是靠10+N的研发体系,将研发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
数据显示,目前该体系已经涉及98个领域,社群关联专家超过名,收获累计超过万可触达资源,这是其它企业所不具备的,同时也解释了目前行业中为什么海尔智家总能发明品类、发明科技的原因,譬如,法式对开门冰箱、“直驱洗”洗衣机、自清洁空调、防干烧燃气灶等,这些发明现在都被中国主流家电品牌集体模仿。
通过对这两个家电巨头的研发实力整理,也能看到他们对创新的重视程度,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他们未来也定会有更杰出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323.html